鼓足干劲 奋勇争先
全力谱写常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——访常山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蓝武汉
省委部署实施“深学争优、敢为争先、实干争效”行动,吹响了开局之年加油干的冲锋号角。如何推动这一行动在常山落地见效,近日,记者专访了常山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蓝武汉。主持人:全省上下全面开展“深学争优、敢为争先、实干争效”行动。请您结合具体实际工作,谈谈常山开发区在贯彻落实方面的体会。
蓝武汉:在省委部署“深学争优、敢为争先、实干争效”行动后,常山第一时间响应、第一时间部署,召开贯彻落实部署会,制定行动方案,动员全区上下增强“拼”的意识,拿出“争”的劲头,激发“快”的斗志,不断争优、争先、争效,奋力谱写常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以“深学”夯实基础。坚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,组织开展授课辅导、交流研讨、专题读书班等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,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以“敢为”争先进位。坚持挑担不畏,直面历史遗留问题“硬骨头”,迎难而上,全力突破环境质量短板、突破执法缺失困境,着力解决辖区部分企业不动产权证办理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,以敢为促效率、促落实、促发展;坚持拔高标杆,以“助跑、跳起、摸高”的标准自加压力,确保在全市“七比一看”竞赛中争先进位;坚持深挖资源,着力突破新能源新材料、电商物流等新兴产业,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更大竞争优势。
以“实干”赢得未来。大兴求实之风,坚持工作项目化、项目清单化、清单责任化,践行一线工作法,求真务实,抓好各项政策落地,抓好各项工作落实。聚焦中心工作、重点任务,树牢“以实绩论英雄”用人导向,以实干赢得主动、赢得优势、赢得未来,奋力开创常山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。
主持人:今年,在深入开展“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”活动和“七比一看”竞赛中,请您谈谈,常山开发区有什么具体思路和举措,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?
蓝武汉:我们将紧扣“提升”这个主题,扑下身子,埋头苦干,以产业引办项目,以项目推动发展,力争在“七比一看”竞赛中赛出新成绩,全力推动常山高质量发展取得更新突破、更大提升。
全力强产业兴实体。深化龙头引领,推进产业集群建设,发挥东好食品、海之味等龙头企业作用,引领企业科技创新、转型升级,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,打造百亿食品产业集群。注重培大扶小,出台支持企业增产增效奖励方案,推动美肯科技、双雁新材料等新增新上企业满产达产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,主动融入“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”,深入对接中菲“两国双园”项目建设,积极布局跨境电商物流、新能源新材料、康养医养等产业,优化升级产业结构。
全力抓项目增势能。突出项目为大、项目为王,持续跟进服务重大签约项目,加快推进建涂堡等12个省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,力促福奥新材料、东南亚风情大酒店等项目开工投建;精准把握上级政策导向,科学谋划项目,确保新策划项目投资额达30亿元以上,形成项目接续滚动的良好局面;锚定招大引强,强化“一把手”招商机制,深入开展驻点招商、飞地招商,力争全年引进项目6个以上,总投资20亿元以上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支撑。
全力优环境强保障。大力宣传省、市、开发区各项惠企政策,加快推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,完善跨部门综合窗口建设,推出更多“一件事”集成服务事项,为企业提供“妈妈式”全链条一条龙服务,争创一流营商环境。持续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,把盘活低效利用的标准化厂房作为重中之重,实施“腾笼换鸟”,不断提升园区亩产效益。
网友:常山开发区是著名的侨乡,辖区常山华侨农场成立于1953年,现为全国第二、福建省最大的华侨农场。常山如何立足特色资源,汇聚“争”的优势,更好激发创造活力、奋进动力,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创宜游华侨城?
蓝武汉:我们将坚持以“侨”为桥,充分发挥侨乡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,唱响文化牌、打好旅游牌,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宜创宜游华侨城建设。
唱响文化牌。今年恰逢常山华侨农场建场70周年,我们将以此为契机,坚持以“侨”为桥促融合,通过筹办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、华侨故事图片展、招商推介会等系列活动,向海内外宣传推介常山、扩大对外经贸合作,争当联通中外的桥梁纽带,为漳州融入“海丝”核心区建设,推进中菲“两国双园”建设积极贡献力量。
打好旅游牌。实施常山旅游华侨城文化景观提升工程,着重从人文景观对华侨城进行总体提升,进一步凸显常山东南亚风情风貌,同时充分利用1953年旧场部、旧罐头厂等具有华侨农场历史记忆的特色建筑,打造“侨味”网红打卡点。积极融入G228线滨海旅游风景道建设,全力盘活乌山天池旅游资源,推进梅州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,做活“山水”文章。